新型焚燒爐讓垃圾焚燒“零煙霧”今年年初,鳳山縣在喬音鄉建成并運行第一個集成化新型垃圾焚燒爐。4月14日,記者來到喬音鄉采訪時看到,垃圾處理場距集鎮只有500米左右,村民黃甫爽家距焚燒爐不足百米。他說:“剛建時我們很擔心,現在使用了3個多月,一直沒聞到異味!狈贌隣t前,保潔員韋彩勤不停往爐里鏟垃圾,爐膽內烈火熊熊;煙囪里冒出來不是濃黑的煙氣,而只有少許白色的霧氣?h“美麗辦”技術人員介紹說,煙囪里出來的絕大部分是水汽。 鳳山十分重視用科技創新處理垃圾,曾研發了由垃圾焚燒爐、化糞池和可回收垃圾儲存池構成“一爐兩池”一體化垃圾處理場。在此基礎上,該縣組織科技力量,研發出了集成化垃圾焚燒爐,處理系統由焚燒爐、冷卻池、焦油處理系統、煙氣沉降系統、煙氣霧化系統、活性炭吸附和排放系統、沼氣池、可回收垃圾儲存池等組成,充分利用了動力學、空氣對流學等科學原理。 鳳山“美麗辦”副主任陳仕敏是該系統的研發帶頭人。他詳細介紹煙氣處理過程:冷卻后進行儲存,經過焦油處理、沉降氣化、推流霧化、恒溫吸附、臭氣處理等程序,除掉有害物質實現達標排放。日前,鳳山委托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對系統排放的煙氣進行檢測,包括二惡英、二氧化硫、重金屬等10項指標,目前已有9項得出結果,均達到國家排放標準。陳仕敏表示,他正在著手為該處理系統申請專利。 除了環保,經濟實惠是該處理系統的另一大好處。喬音鄉的垃圾處理場投資25萬元,日可處理垃圾15噸,服務周邊1.6萬人。據介紹,要是從外引進設備和技術,同樣的處理規模,投資不少于100萬元。如果按村收鎮運縣處理模式,從喬音鄉運垃圾到縣城處理,每噸運費100元,每年僅清運費就節省60萬元左右。 鳳山規劃:在每個鄉鎮建設一個集成化新型垃圾焚燒爐,并在村屯布局建設70個“一爐兩池”垃圾無害化處理場、18座簡易垃圾焚燒爐,實現農村垃圾處理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無害化和不出村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