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焚燒爐一、焚燒爐設計工藝指導思想: 一般焚燒裝置是把有害的廢渣、廢液、廢氣通過焚燒將其變為無害的物質,排入大氣,使三廢排放達到國家的環保標準,不產生二次污染,并盡可能把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回收。裝置和工藝流程的設計力求合理可靠,防止有害物質傷害人身。裝置的工藝設備在設計和制造都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的標準規范,在設計和制造質量上都要達到國內相關標準。系統要可靠,不能泄漏,在事故狀態下要有可靠的保護措施。同時考慮其運行的經濟性、合理性。裝置的總體設計要基本實現一體化、露天化、輕型化、社會化和國產化的“五化”原則。 二、焚燒爐焚燒機理及主要特點 焚燒法是一種高溫熱解處理技術,即以一定量的過量空氣與被處理的有機廢物在焚燒爐內進行氧化燃燒反應,一般廢棄物中的有害有毒物質在850℃的高溫下氧化、熱解而被化學結構破壞,是一種可同時實現廢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技術。焚燒的目的是盡可能焚毀廢物,是被焚燒的物質變為無害和最大限度地減容,并盡可能減少新的污染物質產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對于廢物的焚燒,能同時實現使廢物減量、徹底焚毀廢物中的毒性物質、以及回收利用焚燒產生的廢熱這三個目的。 焚燒是通過燃燒處理廢物的一種熱力技術。燃燒是一種劇烈的氧化反應,常伴有光與熱的現象,即輻射熱,也常伴有火焰現象,會導致周圍溫度的升高。燃燒系統中有三種主要成分:燃料或可燃物質、氧化物及惰性物質。燃料是含有碳、碳氫及氫等高能量化學鍵的有機物質,這些化學鍵經氧化后,會放出熱能;氧化物是燃燒反應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最普通的氧化物為含有21%氧氣的空氣,空氣量的多寡及與燃料的混合程度直接影響燃燒的效率;惰性物質不直接參與燃燒過程。固體可燃性物質的燃燒過程比較復雜,通常由熱分解、熔融、蒸發和化學反應等傳熱、傳質過程所組成。 三、焚燒爐系統的一般組成: 焚燒爐一般有一次燃燒室、二次燃燒室、物料助燃系統,當然這其中又包含燃料輸送控制,以及溫度和燃料的自動調節供給系統、降溫系統,又通常被設計成熱回收系統、尾氣脫硫除塵脫酸系統(其中這一部分又分好多種形式結構這里不再一一詳述)、接下來就是電器控制系統,包括壓力、位移、流量、速度、溫度等的傳感反饋控制。當然還有其他附件如緊急排放系統,報警系統、安全防護系統等。 宜興中環(原創文章 轉載請說明) |